临床中,如何避免长期卧床或制动带来的危害和并发症?答案当然是早期活动,早点迈步。这句话说起来容易,可对于部分患者来说非常困难,而这台机器人可以通过预设训练方案,根据临床需要,随意组合。为患者步行训练打下扎实基础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“机械腿”能做些什么吧!它可以这样直立性站立0-90°▲采用无间隙电机技术,最大程度减小床体在站立过程中的摇晃,使患者感受更舒适的治疗体验。 仿真式步行运动,髋关节活动角度0-45°▲大范围的下肢关节运动,获得更完善步行训练体验,使下肢各关节获得更充分的活动。 0-15°后仰式床体▲优化训练体验;抑制异常反射;强化训练效果
直立性站立0-90°▲采用无间隙电机技术,最大程度减小床体在站立过程中的摇晃,使患者感受更舒适的治疗体验。 仿真式步行运动,髋关节活动角度0-45°▲大范围的下肢关节运动,获得更完善步行训练体验,使下肢各关节获得更充分的活动。 0-15°后仰式床体▲优化训练体验;抑制异常反射;强化训练效果
下肢机器人有哪些好处呢?1、模拟行走步态,训练患者行走能力;2、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;3、改善长期卧床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;4、改善呼吸,治疗坠积性肺炎;5、改善肾功能、消化功能、肢体血液循环;6、骨科的早期恢复;7、纠正足下垂、足内外翻现象;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。下肢智能机器人适用范围:1、脑卒中2、脊髓损伤3、脑外伤4、多发性硬化症5、脑性小儿麻痹6、神经损伤的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