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南丹县人民医院官方网站

医院新闻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/医院新闻/特色技术

再次刷新记录 ▎南丹县人民医院为2岁患儿取出输尿管结石

发布时间:2022-05-07来源:作者:浏览:

分享到:

南丹县人民医院

为2岁患儿取出输尿管结石


近日,南丹县人民医院外一科病房收治了一位年仅2岁的输尿管结石宝宝,在这之前医院遇到最小结石患儿为4岁,再次刷新最小年纪。

 患儿小正今年才2岁,一周前,小正经常指着肚子说疼,开始大人也没在意,直到小正因为肚子疼得哇哇大哭,父母才带着孩子前往医院检查,经过B超、CT检查,发现小正输尿管有黄豆大小的结石,因为输尿管结石卡住了尿液往膀胱流走的通路,难怪小正总说自己肚子疼。虽然查出了病因,如何把结石从年幼的孩子体内取出成了一大难题,因患儿年纪太小,医院逐建议患儿家属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处理,可是小正的父母却愁眉不展,家庭成员众多,经济条件不佳,转到上级医院的费用根本没办法承担,无奈转回家中。但不幸的是,当天晚上,患儿出现腰腹痛加重,频繁呕吐,高烧至39℃,父母遂带患儿来我院就诊,急诊科将患儿转入我院外一科进一步处理。

外一科主任黄卫考虑到小正如此年幼,体内结石又较硬,目前患儿已经高热,入院检查白细胞、CRP均很高,感染指标很重,如果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进行治疗,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,导致不良后果,而患儿父亲希望通过手术一次性解决结石,于是黄卫主任查阅了相关资料,并组织儿科、麻醉科医生进行会诊及病例术前讨论,最终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,决定在全身麻醉下通过输尿管镜手术取出小正体内的结石。当天晚上,黄卫主任、黄洪健医生、邹明欢医生为其行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,输尿管支架置入术,由于孩子年幼,尿道口很细,输尿管口小,手术中,黄卫主任像“穿针”一般把输尿管镜及碎石杆经输尿管口插入孩子细小的输尿管,然后再行弹道石治疗,经过2个多小时紧张精密的手术,最终顺利取出让小正疼痛难忍的罪魁祸首——输尿管结石。


    据了解,为2岁的儿童行输尿管镜手术,在我县内尚属首例,婴幼儿结石在临床上并不多见,该幼儿也是南丹县人民医院医院10多年以来收治的最小的结石患者。近年来,幼儿泌尿系结石低龄化,主要与生活饮食习惯有关,同时也要注意排除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引起的代谢紊乱。幼儿尿路结石症状往往不典型,不像成人以腰痛为主,更多表现为腹痛、哭闹,因此,极易误诊漏诊,家长和医生都应当注意,出现像小正一样表现的婴幼儿,应当考虑是不是患上结石的可能,及时到正规医院做彩超检查,就能明确是否患了结石,便于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。




儿童结石小知识



许多人对于该问题很郁闷,为什么儿童也会得输尿管结石呢?儿童得输尿管结石的原因又是什么呢?

【1】滥补钙剂:不少家长,害怕孩子钙物质不足,使劲的给孩子补充钙,导致孩子血钙含量过高,尿中的钙浓度也随之上升,增加了患输尿管结石的风险。

【2】代谢异常: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高尿钙症,引起儿童输尿管结石。另外,如酸代谢异常所致原发性高草酸盐尿症,使2-3岁小儿出现输尿管结石。

【3】偏爱饮料:如常喝富含草酸的饮料,即可大大提高草酸结石的发病率,现在的儿童比较喜欢喝饮料,但是家长同志们应该注意饮料带来的危害,希望家长们能让孩子们多喝水,避免饮料的饮用。

【4】蛋白质、盐分的摄取量过多:不少小输尿管结石患者平时都比较喜欢肉食,而且口味较重。另外,巧克力、牛奶属高蛋白、高热量食物,如进食过多,喝水又太少,易导致尿液浓缩、尿钙或尿酸浓度升高,久而久之,就可能形成输尿管结石。所以家长同志们应该给孩子们合理膳食。饮食不当事输尿管结石的病因之一。












来源:黄洪健
编辑:周江荣
校对:张胜阳
审核:胡宗敏
监制:覃候山


返回顶部